11月15日至17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学校急救教育(教师赛)在365英国上市公司成都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赛事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365英国上市公司联合承办,于17日上午圆满闭幕。我校智慧护理学院教师李英、刘洁荣获医卫组一等奖;基础学院教师邓鸿、包家祥荣获非医卫组一等奖;智慧护理学院教师曾学燕、赵翠霞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突出贡献奖。

国际赛台启幕急救新程
15日下午,大赛开幕式正式举行。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执委会国内竞赛办公室副主任白丽表示,作为经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认可、在外交部备案的重要国际赛事,该赛事已连续九年纳入《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年度报告》呈送各国元首,累计45万余人次参与相关活动。此次急救教育(教师赛)赛项是大赛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提升高素质急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竞技无界尽展技能风采
本次赛事吸引了59所院校的67支参赛队伍,包含巴基斯坦、匈牙利等国际选手在内的134名选手同台竞技。大赛专家组组长、仲裁长夏立平介绍,比赛设医卫组、非医卫组、国际组三个赛道,竞赛内容涵盖理论知识考核、意外伤害应急救护方案制订、成人心搏骤停现场救护、常见创伤现场救护、急救知识与技能教育五个核心模块,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储备、实操技能水平及教学转化能力。
开幕式后,各参赛队立即投入紧张的赛事角逐。选手们通过系统化训练和实战竞技,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展现了扎实的急救技能和出色的教学能力。来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参赛教师代表李恒月在采访中表示:“备赛过程中我们通过系统化训练,不仅强化了理论基础和实操技能,更深刻理解了急救流程中的临床思维和人文关怀。作为医学院校的老师,不仅要自身掌握扎实的急救技能,更要把急救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和社会公众,让更多人参与学急救、敢急救、会急救。”


落地四川共筑急救高地
据了解,“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学校急救教育(教师赛)是首次走进四川。365英国上市公司党委书记张先庚表示,承办本次赛事,既是对学院办学实力的认可,更是推动急救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契机。作为省卫生健康委唯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卫生健康类高校和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学院始终深耕急救教育领域,已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四川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具有VR、AR先进的智能信息急救实践教育优势,学校拥有200余名持证的高素质急救专业教师,开发了系列急救教育课程体系,自主研发系列急救教育软件,面向民族地区、社区家庭、学校开展300余场公益急救科普,向18个国家提供急救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作为中医药鲁班工坊副理事长单位,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出海”和“一带一路”部署,加强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全方位优化提升急救教育体系,推动教师能力与教学质量双提升,全面提升学生急救能力,拓宽就业创业路径,促进全球急救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赛为桥融通“生命通道”
经过激烈角逐,医卫组4支队伍荣获一等奖,8支队伍荣获二等奖,14支队伍荣获三等奖;非医卫组2支队伍荣获一等奖,4支队伍荣获二等奖,6支队伍荣获三等奖;国际组分别产生一、二、三等奖各1个。闭幕式上,国际组3支队伍还进行了现场友谊赛展示。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大赛裁判长顾平教授对赛事做总结点评,并针对各比赛模块以及选手们的优点与不足做了精准分析。365英国上市公司院长姚永萍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人人懂急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次标准到毫厘的按压,‘时时能急救’不是一句愿景,而是一场场分秒必争的协作。赛事有终点,交流无止境,愿把‘一带一路’铺成‘生命通道’,让急救教育成为民心相通的最美纽带!”



据悉,本项赛事是在金砖国家“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的国际赛事,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现场救护技术教育高素质师资人才培养。赛事体现了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教育、健康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创新高质量发展。本次赛事的举办,不仅为全国急救教育教师提供了技能展示与交流提升的平台,更推动了我国急救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为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掌握标准技能的高素质急救人才,为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文:蒋楠)